

这头是农民工兄弟姐妹们盼了一年的辛苦钱,那头是被告公司拒不承认的强硬态度,讨薪的僵局如何破解?
近日,宁夏灵武市人民法院运用“双轨调解+督促履行”模式,成功化解6起劳务合同纠纷,为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23.93万元,实实在在地守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不被承认的劳务关系
2023年6月,韩某等6名农民工进入由宁夏某建设公司承接的车间负责设备管道安装及电气仪表工程。工作期间,公司仅在前3个月按时发放了部分工资,后续再未发放,公司负责人多次向工人承诺工程完工前一定会解决好工资问题,以此稳定工人情绪。然而,直到2024年1月工程结束也一直未结清工资。韩某等人多次催要都被公司以各种理由搪塞,直至后来公司竟拒绝承认几人的劳务关系,几人无奈便将宁夏某建设公司诉至灵武市人民法院。
“背靠背+面对面”双轨调解破僵局
因韩某等人目前已进入其他工程工作,不便来回奔波。为避免为当事人带来诉累,承办法官在了解案情后快速展开了调解工作。
调解初期,宁夏某建设公司一直拒不承认韩某等人在公司承接的工程中工作过,致使双方矛盾尖锐、沟通不畅,法官便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在耐心听取韩某等人的诉求,安抚好几人的焦虑情绪,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后,将重点放在了劝解公司负责人主动承担责任上。在法官向公司负责人释明相关法律法规、阐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引导其认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后,公司态度有所转变,称目前公司资金困难无法全额支付,希望能争取延期履行时间。
打破双方不愿沟通的僵局后,法官立即组织开展面对面调解。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促成双方互谅互让,公司表示会尽快凑钱付清几人的工资,韩某等人也表示可以放宽期限。最终,双方就工资给付的时间、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实时跟进督促履行
调解书送达给各方当事人后,承办法官并未搁置此事,而是一直将这6起案件挂在心上。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前一周,承办法官主动与被告联系,询问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否按时足额履行。同时,多次释明违约将会面临强制执行,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在多次督促下,公司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顺利领到工资的韩某等人陆续向法官打来了电话,连连向法官道谢,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激动和喜悦。至此,这6起案件圆满了结,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背靠背+面对面”调解通过情绪疏导与利益协调,从根源上化解矛盾;实时跟进督促履行以“全过程监督”确保调解成果落地。对这6位农民工来说,这份“安薪”不仅是到手的工资,更是法治带来的踏实感。灵武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司法为民宗旨,注重调解方式的创新与调解实效的延伸,实现“案结”向“事了”延伸,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司法的温度。
来源:灵武法院
编辑: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