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时称兄道弟,还钱时却玩失踪;亲戚欠债一拖再拖,催债反而被骂‘不近人情’……”欠钱不还的“老赖”总让人头疼,但暴力催债违法,忍气吞声又吃亏。掌握这5招合法、高效、不伤和气的催债方法,让他主动还钱!
一、先礼后兵:用“情感牌+证据链”温和提醒
适用场景:对方并非恶意拖欠,只是忘记或暂时资金紧张。
操作步骤:
整理证据:保存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如“下周一定还”“月底发工资就转”等承诺);
私聊提醒:用轻松语气提及,如“最近手头紧吗?上次借的3万块方便的话这周转我一下?”;
补签协议:若对方推脱,可要求补写借条(注明还款日期、利息),或通过微信、短信确认债务(如“你刚才说下个月10号还,对吧?”)。
案例:2025年杭州的王女士借给同事2万元,对方半年未还。王女士翻出聊天记录中对方“下个月发奖金还”的承诺,截图发过去后,同事3天内转账还款。
二、第三方介入:让“中间人”打破尴尬
适用场景:对方因“抹不开面子”或“逃避心理”拒接电话、不回消息。
关键人物选择:
共同好友:让双方信任的人帮忙提醒,如“李哥最近手头紧,你之前借他的钱方便的话先还一部分?”;
家人亲属:若对方是亲戚,可请长辈出面协调,如“小叔,你之前说半年还的5万块,现在孩子上学要用钱……”;
律师或调解员:通过社区、司法所的免费调解服务,以法律威慑促还款。
效果:第三方介入能减少双方直接冲突,尤其对“爱面子”的欠债人,压力更大。
三、法律震慑:一封“律师函”让他慌了神
适用场景:对方明确赖账,或金额较大(超1万元)。
操作步骤:
委托律师免费问律师_法律咨询免费24小时律师在线解答 - 法临网:支付300-1000元律师费,由律师起草正式《律师函》,注明欠款金额、还款期限、逾期后果(如起诉、列入失信名单);
多渠道送达:通过EMS邮寄(留存回执)、微信/短信发送、当面递交(录音录像),证明对方已收悉;
设置缓冲期:在律师函中给予3-7天还款期限,多数人因害怕法律后果会主动联系。
案例:2025年深圳的陈先生借给生意伙伴15万元,对方拒不认账。陈先生委托律师发函后,对方第二天就转账还款,并道歉称“没想到来真的”。
四、申请支付令:15天“强制执行”神器
适用场景:债务关系明确(有借条、转账记录),且对方无异议。
操作流程:
准备材料: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书》、借条、转账凭证、对方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复印件);
法院审查:7日内审核通过后,向对方发出支付令,要求15日内还款;
强制执行:若对方逾期不还,可直接申请法院查封其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
优势:无需开庭,流程快(最快22天拿钱),费用低(仅需100元申请费)。
五、直接起诉:让“老赖”付出代价
适用场景:对方拒不还款,且金额较大(超5万元)。
关键步骤:
收集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形成完整证据链;
提交起诉状:向被告户籍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利息(可主张LPR的4倍,约15.4%);
申请财产保全:起诉同时申请冻结对方银行账户、房产等,防止转移财产;
列入失信名单:判决生效后,若对方仍不还款,可申请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如坐飞机、住酒店)、影响子女入学。
案例:2025年上海的刘女士借给前男友8万元,对方分手后拒还。刘女士起诉后,法院冻结其支付宝账户,对方因无法网购、点外卖,主动联系还款。
律师提醒:这3个“坑”千万别踩!
暴力催债:辱骂、威胁、跟踪、非法拘禁等行为可能涉嫌犯罪,最高判3年;
超过诉讼时效: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3年,从约定还款日或最后一次催债日起算,逾期可能败诉;
现金借款无证据:尽量通过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转账,并备注“借款”,避免现金交易无凭证。
催债不是“低声下气”的妥协,而是“以法为剑”的博弈。从温和提醒到法律手段,层层递进,让“老赖”无处可逃!